視網膜疾病 5大致盲性眼病,記住“三早”,別等失明才后悔
隨著我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的盲癥患者越來越高。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學、及時的治療下是能夠保留有用視力、避免致盲的。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這個觀念是每個中老年人都該有的。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五大致盲眼病是什么。
一、白內障
各種原因導致晶狀體由透明慢慢變得混濁,阻礙光線和圖像進入,引起視物模糊,甚至失明。晶狀體老化渾濁是人體衰老的自然表現,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幾乎人人都會出現白內障。
●哪些人常見?
常見于老年人,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更高。
●應該怎么做?
晶狀體渾濁是因為晶狀體內蛋白質性質發生改變,是不可逆的,只有通過手術將已經渾濁的晶狀體替換為透明的人工晶狀體才能根治。因此要及時就診,根據醫生建議及時安排手術。
二、青光眼
眼球中前房中水循環的動態平衡被破壞,房水增多導致眼內壓間斷或持續升高,持續的高眼壓通過機械壓迫和引起視神經缺血兩種機制導致視神經損害,造成視功能不可逆的損害。
簡單來說,眼球中有一個可伸縮的水池(前房),因為某些原因里邊水變多,水池膨脹擠壞了鄰居的房子(視神經)。
因此,如果感覺眼睛脹痛,頭疼,一定要謹防青光眼的侵害。
●哪些人常見?
各個年齡段都有,但集中于中老年人,特別是脾氣暴躁的中老年。存在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群也應高度重視。
●應該怎么做?
根據病因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一旦視功能受損不可挽回,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其防治原則,眼科醫生建議,青光眼高危人群每年進行眼健康檢查以排查風險。
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造成眼底血管損傷,引發視網膜缺血,為了彌補缺血,視網膜逐漸新生了毛細血管,而這些毛細血管容易出血,引起視網膜病變。
患者剛出現糖尿病時,眼底很少會立即出現病變。
早期的糖網病患者癥狀也不明顯,等到病變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所察覺,此時視力已受到影響,這種視功能損傷無法恢復。
悄無聲息地偷走視力,糖網病因而被稱為視功能的“隱形殺手”。
●哪些人常見?
患者患糖尿病時間越長,視網膜病變概率也就越大。此外,也有研究顯示:Ⅰ型糖尿病患者糖網病發病率高于Ⅱ型糖尿病患者。
●應該怎么做?
對付這樣難纏的“隱形殺手”,沒有捷徑可走,預防為主。
患糖尿病5年以上且未發現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視網膜病變的則縮短檢查周期,非增殖期每半年檢查一次,增殖期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定期檢查。
早發現早干預,盡量保留現有視力。
四、高度近視眼底病變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眼球前后徑明顯變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球凸出來了”),眼球壁變薄,使視網膜和脈絡膜萎縮,視網膜變薄變性,出現裂孔。
加上玻璃體液化,使液化的玻璃體通過裂孔進人視網膜下,導致視網膜發生脫離,還可以使黃斑部脈絡膜小血管受到牽拉而引起破裂,造成黃斑出血。
●哪些人常見?
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者。度數越高,眼底病變風險越大。
●應該怎么做?
避免眼外傷。不宜從事跳水、蹦極、過山車、足球、籃球等可能使眼睛遭受意外傷害的劇烈運動。
定期檢查眼底。高度近視應做到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眼睛,度數越高以及中老年患者,應提高檢查頻次。
五、黃斑變性
黃斑區結構的衰老性改變,變性的過程比較緩慢,但卻難以恢復,是一種慢性眼病。
黃斑區的視力很敏銳,視網膜其他區域的視力非常低,一旦黃斑受損,會出現中心視力急劇下降、視物變形等癥狀。
患者看東西歪歪扭扭,時大時小,因此黃斑變性又被戲稱為“哈哈鏡”。
●哪些人常見?
老年黃斑變性發病年齡通常在45歲以上,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應該怎么做?
視物變形及視力喪失是黃斑變性的顯著癥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方法自測:
1、準備一張方格紙(在醫學上,又被稱為阿姆斯勒方格表)。
2、在適宜的光線條件下,將方格表置于30cm外平視,如有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或老花,應佩戴相應眼鏡。
3、用手遮住一只眼,用另一只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點。
4、凝視中心點時,如果發現方格出現任何的彎曲、缺失、暗點等,有可能就是黃斑變性的征兆,應予以重視,及時就診。
致盲性眼病,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微信掃一掃
關注愛爾眼科官方微信!
愛眼護眼早知道,還可直接咨詢醫生
關注愛爾眼科官方微信!
愛眼護眼早知道,還可直接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