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癥狀 寒假是矯正弱視的“時間”
寒假,弱視矯正的“時間”
有的孩子看東西喜歡瞇著眼,作為家長的你千萬不要簡單地認為這是“假性近視”,事實上,這可能是弱視的征兆。許多孩子的“弱視”被輕易地認為是“近視”,失去了治療的時間,待到成年后再治療不僅困難,效果也差。但在平時繁重的課業壓力下,孩子們似乎很難有時間去做眼科檢查,即便是已經查出患有弱視的孩子,也很少能接受系統的治療。
哈爾濱愛爾眼科醫院兒童眼病專家劉冬輝主任提醒家長:眼下寒假就要來臨了,家長在讓孩子學圍棋、學鋼琴的同時,不妨帶他到正規醫院做個眼科檢查,對于那些弱視患兒來說,這可是一個難得的視力矯正“時間”。
弱視不是近視
弱視是兒童的常見眼病,發病率約為3%,它是指眼部不存在視網膜疾病、青光眼等器質性病變,但矯正視力低于0.8。舉例來說,一個5歲的兒童,眼部的結構都正常,雙眼有600度遠視合并散光,矯正視力只有0.3,即可診斷弱視。有很多家長有個錯誤認識,認為視力不良就是近視,其實近視和弱視是兩個概念,近視是指眼睛的光學結構的問題,而弱視是大腦視皮層的功能問題。近視往往多發于學齡期和青少年,而且大多數矯正視力正常;而弱視多見于學齡前,矯正視力在0.8以下,高度近視可以同時伴有弱視。弱視不僅使兒童的視力低下,還影響雙眼視功能的發育,立體視功能低下或缺失,使生活和學習受到不同程度的障礙。
年齡越大越難治
由于兒童的視功能發育有一個敏感期,一般認為是在7歲以前,在視覺發育敏感期內,視功能尚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家長們要在早期發現孩子弱視,是在學齡前發現并及時治療,早期治療不僅相對容易、費用低,治愈率也很高,達到80-90%以上;而在12—13歲以后再進行治療,治愈率只有20—30%;若是成年以后再治療的話,幾乎很難治愈,患者也很難堅持治療。
弱視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需要1—3年。如果孩子查出患了弱視,那么在這期間父母和醫生要密切配合,定期(一般是1—3個月)隨訪。
弱視蛛絲馬跡早發現
如果1歲寶寶還不能穩定地注視,不能追隨物體;學步的寶寶走路時經常碰撞在物體上;看電視時喜歡走得很近,或瞇起小眼睛,或歪著頭……當你發現孩子有這些現象時,應該警惕弱視的可能。
劉冬輝主任介紹:斜視是弱視的常見病因,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斗雞眼”。這一般比較容易發現,但要提醒父母的是由于寶寶的鼻梁比較低,很多情況下看上去像“斗雞眼”,但其實是假性內斜,只有雙眼的位置不對稱,一眼往內偏斜才是真正的內斜,醫生會通過專業的檢查進行鑒別。
一旦在生活中發現寶寶有視力低下的表現或斜視,就要及時去專科的醫師那兒檢查。如果沒有視力異常的表現,也不能完全排除弱視,因為在幼兒生活早期對視功能的要求比較低,輕中度的弱視往往不能表現出來。
劉冬輝主任說:在我國的大城市里,幼兒園里保健老師對兒童進行視力檢查,對早期發現弱視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沒有常規的檢查,家長在兒童3歲左右去專科進行一次眼部的詳細檢查,一般就能得出比較明確的結果。
關注愛爾眼科官方微信!
愛眼護眼早知道,還可直接咨詢醫生